“选择国际教育,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王赫与钱志龙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的内容,这一对被称为最佳拍档的犀利校长,获得满堂喝彩,将论坛的气氛推至高潮,他们建议家长将这个问题思考清楚。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国际学校都愈发重视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但是,强调国际化是否会让孩子失去中国根基?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中国根基之间又该是怎样的关系?
不少家长疑惑,既然国际学校培养的孩子目标都是要出国的,是否意味着可以提前适应国外文化,而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呢?
面对北京众多的国际学校,看着各学校五花八门的宣传资料和媒体报道,王女士十分困惑,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选择。她想知道,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到底哪些因素是必需品非有不可,哪些因素是锦上添花?
出国留学持续高热,选择国际教育的大部分家长最终的目的也是在几年后让孩子出国接受教育。因此,对于有留学计划的家长和学生来说,关注出国留学人数的变化,能够宏观了解目前的留学趋势,感受留学带来的内部竞争。
三月,正是留学生准备申请北美名校的重要季节。国际班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成功申请到美、加名校?下面提供几个出国留学攻略供同学们参考。
英国素有众多老牌牛校,总数之多并未见稀奇,然而德国高校此次表现十分抢眼,欧洲大学Top50中有11所高校来自德国。德国高校表现日渐突出,原因几何?
作为一名正在寻找心仪大学的国际学生,你或许会参加大学咨询展或是遇到高校招生官来校访问。这是一个了解不同院校的绝佳机会,你可以向学校代表提任何与入读该校相关的问题。
每年的圣诞节之后,就是申请英国留学的学霸们最紧张的时刻,因为牛津剑桥要在1-2月这段时间发放预录取通知书了。请注意是预录取!跟录取还是有区别的哦,这仅仅表示你已经踏了一只脚进牛津或剑桥,这是什么意思?
据美国《侨报》报道,从前不久的美国华裔警察梁彼得案爆发的轩然大波,再到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克里斯?洛克玩笑引起的争议,有关亚裔在美国受到的其实问题近期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有差异,表现在育儿方面也是如此。面对同一件事情和宝宝的同一行为,中美妈妈的表现却相隔十万八千里。下面对话中典型中国妈妈和典型美国妈妈的育儿方式,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迪和思考。
进入一月,世界顶级名校牛津、剑桥大学预录取通知书纷纷放榜。记者获悉,今年,该校英中国际班黄思成、鲁瀚翔、刘珈利、宋梦瑶被牛津大学预录;郭星妤、彭译欧、邹沛成被剑桥大学预录,创造该校新的历史记录。
大多数家长在选择时,都会重点考察国际高中的课程体系和外教师资力量,因为这是衡量一所国际高中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国际校校长建议,除此之外,学校各项管理、办学成果也应纳入考虑。
选校,这个故事像围城,不同的学校的家长们总在互相打比较,跨越学区,有地甚至举家离乡,为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体系。
******